有少數人「學而非用」。他們開始學習時會努力的吸收知識,但當學習結束後,他們會捨得拋棄掉這些學到的知識。因為他們知道,有限的老知識會制約創造力,要想創造新東西,就得先拋棄舊東西。
這種人多數是領導者或創造者,最有成就,對社會貢獻也最大。
我相信應該沒有例外,至少在心意上所有的父母都喜歡兒女接受「創新型」的學習模式。如果是如此,那我們就得冷靜的檢視現今的教育。現代多數父母為兒女所安排的一切教育,不過是把孩子變成「字典」或者「鸚鵡」而已。
台灣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得主?
可能的原因只有二種;第一種原因是台灣的學生很笨,不會學習;另一種原因是台灣的教育很笨,不會教學生。請猜想原因是哪一種?
此外,台灣為什麼只能發展為代工島?而企業平均淨利無法超越兩位數百分比?然而蘋果電腦公司或HP公司卻可以創造近四成左右的利潤?
錯誤的知識對生命有多少影響呢?
知識就是力量?
培根曾說過:「知識就是力量」。這句話對嗎?
在人生旅程中,我們總感覺到心慌,希望掌握一些東西來穩定我們不安的心靈;思想衍生的知識一直扮演令我們安心的浮木。在這個信念下,我們一直忙著從學校、書籍、科學家與專家拼命吸收知識,相信知識可以讓生命更好。對此點,蘇格拉底與愛因斯坦的想法能與你的不同,他們都對知識存在保留的態度。
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阿爾伯特.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不認同這個說法,他批評「知識只是人到十八歲為止所累積的各種偏見。」蘇格拉底(Socrates,前 469年-前 399年)對知識也有類似愛因斯坦的看法;他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知道得多的地方,就是 :「他知道他的無知;而其他人一無所知,卻自以為無所不知。」
我並沒有否定知識,部分的應用知識是好的。人們需要仰賴技巧性的知識生存,像是操作電腦、蓋房子、開車或炒出好菜等等。但撇開維持生活需要的知識不談,對於心靈面來說,多數的知識並沒有帶來什麼好事。
包括科學知識在內,許多知識是錯誤的。錯誤的知識會促成錯誤的運用,而錯誤的運用可導致錯誤的生命內容。如果學習的烹飪知識錯誤,那沒有什麼大礙,它只是造成菜做的不好;但如果與心靈有關的知識錯誤,那對心靈的傷害就可能並非小事。
- 起床後:
- 休息時:
- 睡覺前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