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者無法改造思想
開始瞭解到思想帶給我們生命什麼了嗎?
思想下的「小我」要求我們所做的一切,多數都會為我們創造出分裂與痛苦。如果我們同意這個論點,我們當然願意積極的重新打造我們的思想。對於這個企圖,知道很容易,但做到比較難,為什麼呢?
開始瞭解到思想帶給我們生命什麼了嗎?
思想下的「小我」要求我們所做的一切,多數都會為我們創造出分裂與痛苦。如果我們同意這個論點,我們當然願意積極的重新打造我們的思想。對於這個企圖,知道很容易,但做到比較難,為什麼呢?
我想談一下佛家戒食葷食。
佛家講究不殺生,認定一個動物因殺生而死亡的話,會令殺生者創造惡業。佛家戒食葷食當然是個很好的修行戒律,動物死亡的確存在著痛苦。
這個素食戒律對於佛教徒來說似乎理所當然,但對戒食葷食這一點,依佛經記載,佛陀乞食時是不挑選食物是葷或者是素的。南傳上座部佛教《耆婆迦經》中指出佛陀並不介意葷食。
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裡,都有一個叫做思想的東西。我們天天都在思想,也理所當然的以為瞭解思想。
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裡,都有一個叫做思想的東西。我們天天都在思想,也理所當然的以為瞭解思想
每個人都知道潛意識,也都能在言語中朗朗上口潛意識。但是極少人理解潛意識在那,也極少能夠知覺潛意識在做些什麼。
從其他的文章中(請參考「我們為何無法感受潛意識存在?」),相信你開始理解:「人們在清醒狀態時,是無法接觸潛意識的。」因為清醒腦波是貝他腦波,而潛意識並非存在於貝他腦波中,而存在於低頻的阿法腦波或者更低頻的腦波。
基此,你可以進一步去瞭解一個重要的生命真相:「在清醒腦波下的所有思想運作與行動,都無法輕易接近潛意識。」你若想要接觸潛意識,並促成它內部正向的轉換,你無法利用「貝他腦波下的思想邏輯」去幫助你,它的成效是事倍功半。
在眾多宗教中,佛教擁有規範信徒最多的戒律。它不但規範範圍廣泛,而且規劃細膩。在家修行居士所需要遵循的戒律還算少,對出家修行的比丘與比丘尼來說,需要遵循的戒律就多達論百種計算了。
戒律在佛教是重要的。佛家修行的一個主要方法就是執持「戒、定、慧的無三漏學」。三無漏學中首要談的的就是「戒」。所謂「戒」,就是不該做什麼。
遵守戒律對修行好不好?當然是好,它可幫助提升修行與心靈。但對於初入佛們想要修行但行性平俗或低劣的人,對於他們來說,面對這麼多的戒律,依我看能夠每天不小心下犯下幾條戒律簡直是人之常情。
潛意識創造自主銘印
你得讓你的心能夠經常地保持「當下的寧靜」,在寧靜心中,潛意識會放棄製造負面銘印的企圖。
潛意識自主創造銘印
潛意識製造銘印是個完全自主的過程。在它製造銘印過程中,你連旁觀者都不算,因為你根本無法知道你的潛意識在做什麼,你既沒有參與權,當然更沒有控制權。潛意識是個標準的美國西部獨行俠,來去自如,獨行其是。
到底比丘該不該接受「金錢施捨」呢?
其一:佛陀清楚身教早已給了答案
佛教戒律是基於佛陀身教與教法制定的。依邏輯揣測,佛陀在修行時跟隨徒眾極多,追隨時間也長達二十多年。佛陀對乞討金錢是否合於戒律的見解,當然早就身體力行告訴徒眾了。這些弟子跟隨佛陀多年,難道無法看清楚佛陀對於「金銀施捨」的見解嗎?
寂寞好好
「寂寞」好好。 對不起,我用錯了詞,我想說的是心靈的寧靜一點也不寂寞。在寂靜中,自由、直觀、靈感、創意與智慧會自然的昇起,讓你生命平靜喜悅、豐盛美好。其實是「寂靜好好」。
「寂寞」與「寂靜」外表相似,兩者都是在獨處的狀態。然而「寂靜」呈現的心境是「寧靜」、「自由」與「喜悅」;而「寂寞」呈現的心境卻是「無奈」、「慌亂」、「孤苦」與「不安」。
當佛陀涅盤後,祂的眾弟子以釋迦牟尼佛生前的教法為依歸,創立佛教。當時釋迦牟尼傳予弟子教法時未立文字,故佛陀入滅之後,初期僧眾以口頭傳誦方式傳承佛陀教法。
佛教創始後,由於追隨的徒眾越變越多,形成一個龐大的團體。佛陀眾弟子為方便傳承佛陀教法與導正佛教教風,決定集結,並在集結中編寫經典與制定儀軌。眾比丘在集結時,由與會比丘分別誦出記憶中佛陀在世傳授的教法,經共同審定後,然後編成佛教經典。同時並建制佛教儀軌與戒律。
我們只要活在這個世界裡,就得置身在各種關係中,它包括伴侶、親友、同事、甚至於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