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會因由分第一:古代比丘為什麼乞食呢?
提問:古代比丘為什麼乞食呢?
現代比丘比較不乞食了,然而古代比丘經常會乞食。古代比丘為什麼乞食呢?他們乞食並非單純為了三餐,無工作能力,或偷懶不工作,他們是利用乞食成就四件事情:
其一:聚焦佛門清修
在佛陀時代,「比丘」不事勞作,以乞食為生,而能有多餘時間聚焦佛門清修。
其二:幫助眾生行財布施
不管古代或現代,「比丘」都是被社會尊重的角色,就算不乞討,也有信徒願意供奉。想像一下,佛陀在傳法時連衹園都有人奉獻,難道沒人能提供僧侶一頓飯嗎?
古代僧侶沿門托缽其實並非單純乞食,他們藉由乞食化緣。化緣顧名思義就是乞求一個緣分。古代僧侶藉化緣幫助眾生學習捨食積本世、來世福德。
古代僧侶化緣是有計劃、有選擇的。例如說,比丘化緣時會儘量不要一次完成乞食,他會花費時間挨家挨戶的分散乞食,如此可以令更多眾生施捨食物種福田,積取善德。這種挨家挨戶的多家乞食稱為平等乞食。
此外,古代比丘化緣還有別的考量。
當時佛陀弟子須菩提化緣時會專挑有錢門第化緣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擔心窮人已經貧困,不願意再讓窮人花費。大迦葉化緣方法相反,他都向窮人化緣,為什麼呢?因為大迦葉認為窮人之所以窮,是因為前生不曉得積福德,所以今生窮。大迦葉希望多向窮人度化,賜與窮人累積善業的機會,令窮人本世多種一點福,而來生會有錢財,因此大迦葉刻意對窮人化緣。
這兩種化緣的心意好不好呢?
佛陀對這兩種行徑都加以駁斥,認為化緣、布施皆應隨緣,而不應著相化緣。佛陀平常心乞食,不揀擇有錢的,也不揀擇窮的,祂會挨戶「次弟乞食」。
此刻我有一個想法,如果向有錢人布施,或者向窮人布施,都著了相,那心裡想著「平等乞食」,不也對境著了相嗎?化緣就無念隨緣吧。
如果向有錢人布施,或者向窮人布施,都著了相,那心裡想著「平等乞食」,不也對境著了相嗎?
其三:利用化緣修學「法布施」
依佛教觀點,布施不只是施捨財物而已,廣義的布施有三種,包括「財布施」、「法布施」與「無畏布施」。「法布施」是教導他人學習脫苦、布施與般若智慧等等。
表面上比丘向眾生化緣眾生是受益者,但不盡然如此。當眾生對比丘行財布施時,比丘等同發心修習「法布施」。所以化緣反向變成僧侶的福德。依佛陀的提示,「法布施」功德遠遠大於「財布施」功德。
其四:藉由化緣印證修行成果
比丘與在家居士不同的地方是比丘是專職修行,放下一切塵務,遁入空門。專職修行由於修行環境好,修行時間也多,當然修行較易精進。但有時不盡如此,近代專職修行隱藏著一些修行陷阱。
想像一下,一些比丘遁入空門後,會在深山古剎的寧靜氛圍中修行,終日誦經、焚香、拜佛、禪定、聽法等等。此外,他修行時周邊有著上師提攜、鼓勵與指導。
這一切寧靜的佛教學習氛圍與終日持續深入的修習,會令多數的比丘漸漸感受修行越來越深,越來越精進。他感受到心越來越寧靜,心中的妄念變少了,貪、瞋、痴三毒減弱了,眼前情境似乎也變得見相非相了。但他真的達到這些修行境界了嗎?
做個假設,但只是假設而已:「當他如果還俗換上眾生衣服,再次進入滾滾紅塵,當他面對塵世中各種挑戰、壓力、工作、無常境遇與複雜關係時,他的妄念變少了嗎?他的貪、瞋、痴三毒減弱了嗎?他的眼前一切外境已見相非相嗎?他的心真的寧靜?他的般若智慧還在嗎?
我相信對一些比丘來說,是的,但對另一些比丘來說,不盡然如此,為什麼呢?
出家人由於修行環境過度的單純,單純到完全無法接觸一般人在生活中需要面對一些議題。他在深山古剎的寧靜氛圍中認定放下了妄念,但那也許只是錯覺,他並沒有完全消除妄念。但他無法覺知是否仍擁有妄念,因為他沒有入世情境印證他的修行。
所以追根究底來說,在寧靜環境中專業禪修很好,但佛教徒利用化緣進入塵世印證修行成果,對修行是有益的。這種行徑在佛教稱為「證果」。
他在深山古剎的寧靜氛圍中認定放下了妄念,眼前情境似乎也變得見相非相了。但他真的達到這些修行境界了嗎?
閱讀原文: https://goo.gl/hSXq51
→如果你還沒有訂閱我們的Youtube,請趕快於youtube搜尋harvard spiritual,並點選影片下方的「訂閱」,可隨時瀏覽劉心陽醫師的最新影片!
→除了youtube,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看到劉心陽醫師更多的心靈文章、影片與放鬆語音:
*哈佛心靈成長協會官網:http://www.harvardspiritual.com/
*哈佛心靈成長協會Facebook:搜尋「哈佛心靈成長協會」、「@harvardspiritual」
*哈佛心靈成長協會Line:搜尋「@ucz5292q」
留言列表